入小学之前,豆豆在暑期班里学习拼音,不少博友对我的这一做法不太理解。面对明目繁多的培训班,上还是不上,上什么样的培训班,是一道摆在几乎所有家长眼前的选择题。这里,我就说说自己的做法。
我有一位同事,培养了一位很优秀的女儿,小姑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目前定居英国。不知道哪一天,同事之间开始说,虽然某某的女儿很优秀,但是某某还是觉得小时候过于重视抓女儿的学习成绩,忽略了对孩子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。我没有去搞清这位同事有没有表达过这样的意思,因为有与没有都不重要。人做事情是需要一些支撑的:让孩子读书,因为阅读很重要,让孩子勤洗手,因为卫生很重要。做这些事情理直气壮。可也有一些事情做起来可能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:玩具可买可不买,让我们拿出不高的工资买价格并不亲民的乐高的时候,我就需要支撑。培训班可上可不上,把孩子送进去也需要支撑,比如,你看,某某的女儿这么优秀了,某某还后悔当年没有把孩子送去学钢琴,似乎是拿到了尚方宝剑。
我拿到的尚方宝剑是这样的:我一位极其反感孩子进各种补习班的同事说,拼音还是要提前学的,因为进小学一个月内就要把拼音全部学完,几乎很少有孩子能够跟得上。跟不跟得上我不太在意,问题是,如果由于接受比较慢而一直被老师批评,豆豆可能会厌学,那会是一种比较悲催的结果----除了理论支撑,还要处理好长痛和短痛的关系。实际表明,目前为止,相对幼儿园来说,少爷的小学表现堪称完美,我们自己也从中受益不少。
自幼儿园开始,少爷就是我和领导接力带的,苦自不必说,但乐趣也不少。除了在校,其余时间都是和我们在一起,暑假也是如此。假期内容很简单,除了摆弄一堆乐高,就是看电视,粗略算起来,每天喊“爸爸,你来一下呢”的次数不下二十。想想,如果每天有那么两个小时不在身边会不会好一些。这也是把少爷送辅导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夫妻都上班,与其让孩子与电脑为伍,还不如让ta去培训班待几个小时,异曲同工。
就培训内容来说,我把游泳一类的求生技能列为必学,非求生技能类的,我把书法列为必学。其余的项目就看少爷的兴趣,只要他愿意,我们也愿意。但是有一个前提:要学就要学到底,不能半途而废。
上次回去看房子也带着少爷随行,看了几处后,少爷觉得无聊,就说,这几天我都没有学画画,好无聊啊!在学了漫长时间后还有如此感悟,看起来,对画画那是真爱。好吧,把他送进培训班。
找到真爱可不容易,少爷加油。画画相对来讲大人省心一点。